重磅消息 5月31日,也就是昨天,國家頒布了三胎生育政策,此消息一出,立馬震爆線上線下。為人父母有多難,特別是寶寶還小的爸媽到底有多不容易,相信很多父母不用配樂,都可以寫出一本厚厚的書來。 作為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那寶爸寶媽們該如何預防兒童常見疾病呢?小兵仔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啦。 寶寶缺鋅 缺鋅通常會影響寶寶的食欲,由此使寶寶患上異食癖、營養不良、貧血等疾病,從而影響發育和抵抗力。孩子挑食或者飲食搭配不當都會造成缺鋅。 奶水中含有許多微量元素,所以正處于母乳喂養階段的嬰兒一般不會缺鋅。缺鋅的寶寶要盡量減少飲食中味精的含量,平常多吃乳制品、海產品、肉類及豆類等含鋅的食物。 夏季熱 這是寶寶在6-8月多發的一種氣候性疾病,患病時寶寶常體熱、多尿、易渴,發病率和輕重程度因人而異??赏ㄟ^喝一些消暑降火的健康飲品來避免和減緩夏季熱。比如給寶寶多喝一些喝涼開水(淡鹽)、西瓜汁等解暑的飲料。 腹瀉腹痛 一直母乳喂養的寶寶可以繼續哺乳,食用奶粉的話,奶粉量可減少1/3并添加適量水沖泡。已經在吃輔食的寶寶,可適當減少輔食數量。 寶寶若迅速消瘦,就有可能是脫水,這個時候要及時治療。不能濫用抗生素和止疼藥物來緩解腹痛,在弄清楚病因之前,不要一概靠揉搓腹部來解決腹脹問題,可以嘗試把溫熱的手掌敷在寶寶腹部上,或者敷貼兒童專用腹瀉貼來緩解癥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三歲及三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患上。家長們要教孩子勤洗手,家里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兒童出現相關癥狀的話,家長們還應及時帶他們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俗稱“痄腮”,春季最為多見,患者以2至15歲的兒童為多。該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傳染性,可因說話、咳嗽、打噴嚏及通過唾液進行傳播。典型癥狀為一側或雙側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腫大,觸之有彈性、疼痛感。腮部腫脹在3—4天可達高峰。父母們如果發現家中孩子出現耳朵部位突然腫大、耳朵痛、張口困難等癥狀的話,應及時帶孩子去就診,如果確診則應馬上隔離,注意飲食和休息,并及時治療,以免出現腦炎等嚴重并發癥。 感冒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臨床表現為鼻塞、噴嚏、流涕、發熱、咳嗽、頭痛等,可由病毒等引起,很容易在孩子之間傳播。 小孩感冒發燒期間,家長除了要保證患兒的充足睡眠之外,還應隨時觀察他們的病癥,如果是輕度發熱(體溫≤38.5℃)時,可借用醫用退熱貼等來進行物理降溫;鼻子不通氣時,可用水汽熏蒸,或借用鼻腔清洗液來防止鼻腔分泌物黏稠。 食物中毒 無論在哪個季節,尤其是春季,如果家長或者學校不注意的話,孩子進食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后,就會很容易發生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癥狀包括腹部痙攣、惡心、嘔吐、腹瀉和發熱等。孩子嘔吐或腹瀉嚴重時,家長可以給他們補充一些電解質溶液。吃的食物堅持易消化原則,最好是流食或半流食,比如米粥、面湯等。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發現孩子進食后的幾個小時內出現類似于食物中毒的癥狀,應該馬上帶他們到醫院檢查。 哮喘 許多原因都可以導致哮喘發作,但5歲以下孩子哮喘的最常見原因是病毒性感染造成支氣管黏膜發炎并刺激周圍的平滑肌。孩子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哮喘發作時,主要表現為咳嗽,在夜間、鍛煉或與刺激性物質及變應原接觸時加重,呼氣時會產生哮鳴音。 家長們應該讓孩子遠離過敏原,如花粉、塵埃、煙霧、某些寵物或食物等,這樣可以盡量減少哮喘的發作。如果孩子有過敏史或家里人有過敏史,在春季更要特別留意,出現癥狀后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祝各位小朋友們兒童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