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12月,季節性流感進入高發季。不少流感起初很像感冒發燒,所以很多人并不會太重視,但隨著病情的轉變,該疾病在幾天時間內就會急轉直下。今年年初,杭州市一醫院的一位患者就因流感從鬼門關經歷了這么一遭。
據錢報記者報道,患者許女士患上流感之初,因為病癥并不是很明顯,所以不是很在意。沒想到的是,吃了自己買的感冒藥和社區醫院開的藥之后,病情并沒有好轉,第五天,她痛苦得只能住院,到了第六天,直接住進了ICU。
住進ICU 13天,三四張病危通知單,40多萬元的醫療費。不幸中的萬幸是,許女士終于從鬼門關給拉了回來。
流感到底有多可怕,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
全球超過5億人患病,4000多萬人死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3倍以上,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傳染病災難
1957年亞洲流感暴發
約100-200萬人死亡
1968年香港流感爆發
約50-100萬人死亡
1977年俄羅斯流感暴發
2009年全球甲型H1N1流感暴發……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流感每年可導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兒童發病,全球約有10億人感染流感,可導致300-500萬重癥病例,29-65 萬人死亡。我國每年有8.8萬人因為流感相關呼吸系統疾病死亡。
所以,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我們誰都不可以對流感掉以輕心。特別是兒童、老人這一群體,他們身體抵抗力較低,更是要萬分重視。
一般而言,流感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間接接觸傳播,這兩種傳播途徑最主要的侵入點都在鼻腔,流感病毒隨空氣或污染的物品和手在接觸到鼻子時進入鼻腔。如果身體抵抗力較差,鼻腔的排毒能力會相應減弱,就可能感染上流感。
因此,預防流感要從提高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隔離傳染源入手,謹記三部曲:
1、打疫苗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2、勤洗手
尤其是外出回家后、飯前便后(包括做飯前);接觸動物后;探望和照看生病的親友后;擤鼻涕、咳嗽或打噴嚏后需要洗手,不能給流感病毒以可趁之機。洗手需要采用正確的洗手方法。
3、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就能很好地預防流感。
此外,流感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發燒癥狀,這個時候,患者可以借助醫用退熱貼來進行物理降溫,從而減少發熱帶來的難受感。
如果不幸中招,出現發熱等流感樣癥狀也別慌,孕婦、兒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應盡快就醫,盡早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一般癥狀患者建議居家休息,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多喝水,吃易消化和富有營養的食物;隨時觀察病情變化,一旦癥狀加重,如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態改變、嚴重嘔吐與腹瀉等,應及時就醫,就醫過程中需配戴口罩。
注: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